1.真菌疾病
(1)多數癥狀為散發性疾病。莖、葉、花和果實上常見的局部斑點,如斑點、條紋、焦灼、炭疽、痂、潰瘍等,其次是萎蔫、腐爛和各種異常矮化。
(2)發病中后期,出現多種霉菌、結霜、粉、銹、棉絮和顆粒。
在疾病的早期,經常有疾病中心,往往隨風傳播。雨水多、濕度高、幼苗嫩綠、葉片覆蓋、土壤重、排水差等都有利于病害的發生。
(4)傳播感染主要通過氣流或雨濺傳播。真菌的孢子落在寄主身上,萌發管直接通過表皮或傷口和自然口侵入。
2.細菌性疾病
(1)主要表現為組織壞死和萎蔫,以斑病為主,以條紋病、角斑病、腐病和萎蔫病常見。大部分患病的部分都是水漬,對光是透明的。腐爛的組織往往黏稠發臭,干枯組織的切口常分泌混濁液體。
(2)在濕度高或晨露不干燥的情況下,患病部位分泌淺黃色的溢出液滴,即細菌膿。干燥后,在病變部位的表面粘上魚卵或亮膜狀的小膠質顆粒。
(3)疾病早期有一個疾病中心,多數沿水流方向傳播。低洼地區,深水灌溉,秧苗嫩綠,葉片暗沉,特別是暴雨和大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。
(4)植物病原菌在田間的短距離傳播主要通過雨水、灌溉用水、自來水、昆蟲、線蟲和人類農作活動等途徑,而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種子、幼苗的傳遞途徑。病原菌與宿主接觸后,通過傷口或自然口侵入。
3.病毒和植物原體疾病
(1)主要表現為全身性植物病害感染。起初的發育往往從植株的單葉或分枝開始,然后發展到整個植株,出現枯萎、花葉、發黃、矮化、叢生、畸形等現象。幼葉一般比老葉更明顯,而且在外界的影響下容易發生變化。
(2)病變部位的外觀未顯示癥狀。
(3)田間分布和病害情況分布分散,健康植株交錯明顯,沒有病害中心,但有時在田間邊緣更為嚴重。該病通常與某些害蟲的發生有關,或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而加重。早期種植和干燥的環境往往有利于大多數疾病的發生。
(4)許多病毒除了通過樹液摩擦和嫁接進行傳播和感染外,還可以通過昆蟲進行傳播。蚜蟲和葉蟬是重要的媒介,尤其是蚜蟲。
4.線蟲病
(1)全廠大部分癥狀為慢性營養不良。葉子甚至是黃色的,生長虛弱,葉子輕微下垂,植株短,根變色或腫脹。其主要表現為局部畸形,以地下根系為主,上層葉片或谷粒也有少量畸形。
(2)病變部位表面一般無癥狀。
(3)田間分布和病況田間分布隨種植年限增加。在當年,田地通常是塊狀和塊狀分布,然后通過土壤傳播而分散。氣候干燥有利于癥狀的表現。通風良好的沙質壤土對該病有益。
(4)傳播和感染主要通過土壤、水流、人畜活動和農具等短距離傳播,而遠距離傳播主要依靠種子和繁殖材料的傳播。
5.疾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
(1)發生期:可分為苗期病、成蟲病和采后病。
苗期常見病有萎蔫、萎蔫、灰霉病和發根。成蟲期常見病害有霜霉病、疫霉病、白粉病、菌核病、枯萎病、青枯病、鐵銹病、病毒病、軟腐病和根系腫脹。采后病害是指蔬菜在貯藏、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病害。收獲后感染蔬菜的病原菌主要是弱寄生真菌和細菌,如青霉菌、葡萄孢菌、Alternaria、根霉、鐮刀菌、曲霉等。
(2)發生部位:蔬菜的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等可被病原微生物感染,引起病害。蔬菜葉病是常見的病害,主要有疫霉、早疫病、炭疽病、晚疫病、霜霉病、白粉病、黑斑病、角葉斑病、軟腐病、赤霉病、病毒病等;莖部疾病主要有枯萎病、黃萎病、細菌性萎蔫病等;根病主要有根腐病、根腫病、根結線蟲病、發根病、燒根病;花果病害主要有灰霉病、臍腐病和日灼病。
電話:0510-85879905
傳真:0510-85889072
網址:www.27515.net
地址:無錫市濱湖區龍山路11號
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