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危害的昆蟲約600種,雜草1800種,真菌、細菌、線蟲、病毒不計其數。
1、農業害蟲
按分類,屬于環葉門六足綱。它的基本特征是身體是分割的。成蟲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腳。整個身體分為三個部分:頭部、胸部和腹部。(紅色蜘蛛,在農業中通常被稱為,是螨蟲,而不是昆蟲)。
1.1殺蟲劑進入昆蟲的途徑
殺蟲劑進入昆蟲體內有三種途徑:通過口、通過體壁和通過空氣閥。
1.1.1蟲體壁與殺蟲劑的關系
堅硬的體壁對昆蟲身體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,使昆蟲免受外來微生物等物質的入侵,防止體內水分的分散和外部水分的進入。柔軟的體壁更有利于殺蟲劑的進入,這也是為什么強調在幼體甚至高孵化階段使用殺蟲劑的原因。昆蟲的體壁不是鐵塊。體壁的一些部分是膜質的。殺蟲劑易從足基部、翅基部、觸角基部、體節間節間等膜性部位進入昆蟲體內,是接觸性殺蟲劑進入昆蟲體內的重要部位。
1.1.2昆蟲口器
昆蟲的進食器官叫做口器。常見的類型是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。具有咀嚼性口器的昆蟲有有力的下顎,可以吃固體食物,并壓碎植物的葉子、果實、莖和根。植物受損部位出現孔洞和缺陷。昆蟲的口器呈針狀,可以穿透葉子、果實、莖、根等部位,通過口針內的管道將植物組織中的汁液吸入體內。
1.1.3昆蟲閥門
昆蟲通過位于身體兩側的閥門從外部獲取氧氣,同時將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。
1.2蟲齡、幼蟲習性及殺蟲劑防治效果
一般來說,幼蟲期是對殺蟲劑敏感的階段,成蟲期次之,卵蛹期對殺蟲劑的抗性較強。目前具有殺卵效果的殺蟲劑并不多。不同昆蟲幼蟲的生活習性差異較大,對殺蟲劑的施用效果有很大影響。了解昆蟲的活動和有害習性,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劑型和應用方法,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1.3常見病蟲害種類
常見的農業害蟲有鱗翅目、半翅目、鞘翅目、雙翅目和蒂翅目。
1.3.1鱗翅目害蟲
鱗翅目成蟲是飛蛾和蝴蝶,幼蟲是毛毛蟲。成蟲翅膀上覆有鱗片,故稱為鱗翅目。如棉鈴蟲、粘蟲、甜菜粘蟲、菜青蟲及各種螟蟲。
1.3.2半翅類害蟲
半翅目害蟲包括蚜蟲、白粉虱、介殼蟲和臭蟲,口器為刺吸口器。吸入性殺蟲劑是防治半翅目害蟲有效的殺蟲劑。
1.3.3鞘翅目害蟲
完全變態主要由幼蟲期引起,有些物種在成蟲期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。成蟲和幼蟲的口器為咀嚼口器。成蟲體壁堅硬,前翅為覆皮翅,后翅為膜質翅。包括甲蟲、天牛、瓢蟲和磕頭甲蟲。
1.3.4雙翅目害蟲
這種昆蟲只有兩個翅膀,后一個翅膀退化成一根平衡桿。我們非常熟悉蚊子和蒼蠅。雙翅目幼蟲沒有腳。如韭菜蠅、韭菜蛆和潛葉蟲。
1.3.5纓翅目害蟲
薊馬翅目通常被稱為薊馬。它的體型很小,它的嘴器官是銼刀吸吮口器。整理和吮吸植物汁液會傷害葉子、花朵和水果。
1.3.6直翅目害蟲
在常見的地下害蟲中,螻蛄屬直翅目,與常見的農業害蟲順序不同。
2、農業螨類
螨屬蜘蛛綱、螨綱和螨綱。在農業中,個體很小(小于1毫米),通常是圓形或橢圓形,沒有翅膀,有4對腳,嘴器官是一個穿刺吸口。
2.1葉螨
是危害農業作物常見的螨類,如維也納葉螨、朱砂葉螨和蕁麻疹葉螨。
2.2銹螨(癭螨)
它通常以膽汁命名。只有兩對腳,所以又稱四足螨。常見的農業害蟲是柑橘銹虱和荔枝癭螨。
2.3跗線螨
因為它體積小,用肉眼很難觀察到。在生產中,經常根據損壞狀態進行判斷。有側邊多食蛇肌和四食蛇肌。
螨蟲發生時,卵、稚蟲、若蟲和成螨往往同時存在。在化學防治中,應選用對各種螨均有效的殺螨劑,如吡啶蟲苯、三唑甲酮等。有些殺螨劑只能殺死蟲卵,有些只能殺死成蟲。在生產中,合理使用這些殺螨劑,可有效控制各種病蟲害狀態。在與殺螨劑配伍時,應注意丁丙嗪、四甲氧嗪等殺螨劑之間的交叉抗性。
有害的軟體動物在農業
農業有害軟體動物包括草食性蝸牛和蛞蝓。在生產中,化學防治是控制這類有害軟體動物的主要方法。劑型以毒餌為主,接觸致死劑型無效。市場上的殺螺劑(殺螺劑)只要是四乙醛、甲基硫代碳、甲萘酚等。
電話:0510-85879905
傳真:0510-85889072
網址:www.27515.net
地址:無錫市濱湖區龍山路11號
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